庚子岁首,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中华大地。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面对疫情带来的教学工作的停滞,摆在全体化工人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学院1946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学院承担的全校上百门基础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如何开展?
学院充分认识到在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有组织开展在线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学校 “停课不停学”的全面部署。学院广大教师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体现了勇于担当的精神,把在线教学工作的开展真正落到实处。既要明确“怎么教”、“教什么”、“如何评”,又不断探索线上教学和线下辅导的有机结合,为今后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积累宝贵经验。
1.组织保障、统筹推进
疫情发生后,迅速成立化工学院新冠肺炎工作组。2月4日,组建学院新冠肺炎期间教学工作群,人员涵盖学院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学办主任和教学秘书。协调保障疫情期间教学各项工作的准备和推进。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选用智慧树、雨课堂、超星、中国大学MOOC等网络平台。针对教师对平台使用不熟悉的普遍情况,在发送给老师们各平台操作手册的基础上,于2月5日编辑完成《雨课堂网络直播简要流程》,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老师们初次接触线上教学平台的畏难情绪。后期随着国内部分高校陆续开学,线上平台出现拥堵、卡顿现象,学校和学院要求任课教师同时做好课件的录屏备案,2月24日,学院编辑完成《PPT录屏简易操作流程》,全面保障线上教学正式启动后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
2.主动谋划、做细做实
本学期第1-4教学周,化工学院开设理论课程101门次、81位任课教师,实验课程49门次、35位主讲教师。课程性质不同,教学风格各异,如何在正常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同时,又能考虑到教师们的实际情况?为此,学院在前期平台培训和调研的基础上,推荐使用资源较为丰富的智慧树平台和直播功能较好的雨课堂平台。学院为每一位任课教师开通智慧树平台会员功能,并同时指导绝大多数教师注册成为雨课堂平台会员。据统计,学院理论课程中,智慧树和雨课堂的使用比例达到90%以上。
理论课程能够实现线上教学,实验课程怎么办?根据学校总体部署,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等网络优质资源开展虚拟仿真在线教学,无相同或相近实验项目的实践课程,以教研室为单位做好预案。教学周数在12周(含)以内的实践课程,采用同时间段顺延的方式执行,并做好网上调课;教学周数在13-16周的实践课程,采用适当延长实验学时数、合并实验项目、补课等形式完成原定教学计划。截止2月底,1-4周公49门次实验课程已全部完成教学预案制定。
教师线上教学能实现,学生是否能实现线上学习?2月10日,学院全面排摸1946名本科生的网络学习条件,最终梳理出97名学生线上学习可能存在问题,主要是担心无电脑和无线网络。经学院辅导员老师逐一沟通,这些学生基本上可以利用手机和流量实现学习。
学生关心的就是我们工作和努力的方向。新学期伊始,虽然不能到校学习,但是涉及广大学生切身利益的选课、课程替代等工作接踵而至。学院教学秘书充分发挥线上优势,制作成各类线上可收集的电子表格,加班加点,圆满完成同学们的各类需求。
3.成效初显、再接再厉
3月2日,是学校正式开始线上教学的第一天。化工学院开课34门次,任课教师31人,教师到位率100%;在线听课学生人次数2125人,学生到位率98.8%。学院在收集所有课程二维码的基础上,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化工学院在线教学质量监控的通知》,同期启动在线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学院班子成员、教学督导、教研室主任全面加入各门线上课程。
大面积的线上教学工作对于管理者和教师都是第一次,需要在尝试和探索中不断完善。正如分析化学教研室秦利霞老师在反馈中所说的:“线上教学确实是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我相信在未来我会更好地利用线上教学方式,扬长避短,让线上和线下相辅相成。当下,面对疫情,作为教师,好好备课,上好网络直播课,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就是在履行自己的另一份防疫责任!”
文: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周义锋
2020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