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学精神,厚植人文情怀,推进课程思政落实落地

发布时间:2020-11-07浏览次数:439


116日下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在第三学科楼C313会议室举办“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经验讲座。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兴文教授受邀进行专业课课程思政分享。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毛东森教授、副院长吴晶晶、各教研室主任、领航团队和领航课程负责人、以及相关课程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毛书记主持。

孙教授以复旦大学《有机化学》教学团队和课程思政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元素的“四用四不用”,以化学界的著名“沙利度胺”事件为例,说明了化学所蕴含的哲学辩证思想,用弗兰西斯·凯尔西(Frances Oldham Kelsey)的故事,说明如何通过“小螺丝钉”的大贡献来影响和塑造学生的匠人精神、坚守精神和职业操守。此外,孙教授还分享了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学科进而热爱自己学科,培养学生学科交叉融合及科学人文互通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将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与家国情怀融入日常教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点点滴滴中发现化学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

这样的教学,老师不再可能照本宣科,除了本身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以外,还必须对知识背后的历史乃至科学文化都有深厚积累。”孙教授还分享了教师们共同研究课程、共同备课的经验。讲座极富感染力, 参会老师就实际专业课教学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与孙教授做了分享和讨论。

讲座结束,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毛东森说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育人的必然要求。高校必须通过课程建设,把正确价值引领、共同理想信念塑造作为社会主义大学课堂的鲜亮底色,真正做到各类各门课程都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本次专题培训使各领航课程负责人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作为课程思政的实践者,不仅需要精通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学术修养,还需要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人文素养,全面发展。在专业教学中融入道德规范、职业素养、人文情怀,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卓越人才。


                                             文、图: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