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国生研究员来校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24-11-06 浏览次数: 10

1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国生研究员应邀来校作了题为《烃类分子碳氢键的精准转化》的学术报告。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范宏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刘振江教授、化工学院副院长吴晶晶、副院长卞明以及六十余位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报告。会议由吴范宏主任主持。

刘国生研究员长期致力于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在碳氢键活化与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国内外化学领域享有盛誉。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让大家对此次报告充满期待。报告中,刘国生围绕基于自由基调控的碳氢键精准转化展开深入讲解。他首先介绍了烃类分子碳氢键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传统转化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从而引出自由基调控在实现烃类分子碳氢键精准转化中的独特优势。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刘国生详细阐述了自由基调控的反应机理、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在不同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他还分享了团队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新型催化剂的设计、反应条件的优化等,为在场听众打开了一扇通往碳氢键精准转化研究前沿的大门。同时,刘国生研究员也提到了该研究方向面临的挑战,如反应选择性的进一步提高、复杂体系下的反应拓展等,鼓励大家积极投身科研,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报告结束后,师生们踊跃提问,就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等与刘国生研究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学术报告,不仅为工程中心师生人员带来了前沿的科研知识,拓宽了学术视野,也激发了大家对化学科研的热情。相信在刘国生研究员的引领和启发下,工程中心在相关合成领域的科研工作将取得新的突破,为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刘国生研究员,1995年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毕业,1999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硕士毕业,2002年在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获博士学位,随后分别在美国的Lehigh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进行博士后研究;2007年作为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建立课题组,围绕过渡金属催化烯烃和烷烃碳氢键的选择性催化转化展开独立研究工作,在自由基攫氢和不对称控制、烯烃的双官能团化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Science; Nature; 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atalysis;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Chem.; CCS Chem.等共发表文章120余篇,授权中国专利10项。目前担任《中国化学》期刊副主编。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2012)、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16)、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2016)、上海市领军人才(2017),国家万人计划(2017),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2017)、洪堡基金“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 Award”(2019),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9);并于2023年入选新基石研究员项目。